2015年9月24日星期四

科学之眼看禅修


科学之眼看禅修
禅与创造力——求知若渴 虚怀若愚

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界,好的创意彷佛一只会下金蛋的鹅,牠会带领市场,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。苹果公司及其创始人乔布斯(Steve Jobs),几乎等同于这个创意产业的代名词。
纵观乔布斯传奇般的一生,如果仅冠之以商业领袖和技术创新先锋显然是不全面的,他亦是一位四十余年的禅修爱好者,跟随精神导师——来自日本的乙川弘文禅师学习禅法的经历,对他的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乔布斯终生保持了坐禅冥想的习惯。他不依赖于通过市场调研或集体讨论拍板决定产品,而更多依赖个人的直觉。新产品发布前,他一个人待在空旷的办公室里,开始坐禅。他面前的地板上,呈半圆形摆放着几款不同的样品,等他结束静坐,睁开眼睛,凭直觉从中拿起一件样品,那就是苹果即将推出的新品。这种基于冥想得来的选择,看似荒诞神秘,却一再被市场证明是明智正确的。这不能不引发人们的好奇,禅修冥想究竟怎么能帮助乔布斯创造伟大商业奇迹的?他在禅修中究竟感悟到了什么?
无独有偶,另一位创意大师兼禅修爱好者,美国著名电影制片人戴维‧林奇(David Lynch)也有着和乔布斯如出一辙的经历。在他关于创意的新着《灵感捕手:禅修、意识与创造力》之中,这样极富画面感地诠释道:“灵感彷佛水中游鱼,如果你想捕获小鱼,就去浅水区,但假如你的目标是那些大鱼,那么就潜入深水吧,越深的水中,鱼儿们越强壮、纯净而美丽。我中意的那些特别的鱼儿,牠们格外适合被影像化。”(引用自二〇〇六年十二月David Lynch Catching the Big Fish: Meditation, Consciousness, and Creativity.)和乔布斯一样,林奇亦是多年的超觉禅修练习者,他曾多次向人们表示,正是禅修给予了他更为丰沛的创造力,去创作出更多有灵魂的故事。
大脑神经学领域也开始更多地研究禅修者的大脑结构。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,长年禅修者的大脑皮层结构,相比同等生理条件的普通人有更多的脑岛叶沟回数,这意味着更强大的讯息存储和提取速度,以及自控力和讯息整合的能力。
“禅”源自梵文中的“禅那”,意为“静虑”,清澈明净的智慧状态。
忙碌的现代人常常一边接着电话,一边读如潮水般涌入的电子邮件,脑子里还惦记着下班后的约会,这种多任务处理能力(multitasking ability)甚至被视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。然而,在抱怨创意枯竭的同时,试想,我们已有多久没有安静专心地思考过了?
灵感的源头
如果一味强调乔布斯和林奇的成功都是受益于禅修催生的创造力,那恐怕在我们普通人看来,那依然是高高在上、难以学习和模仿的。因此,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研究剖析,林奇所说的“大鱼”——灵感,究竟从何而来?它们原本就是天赋才能,还是每个人都能够培养和开发的呢?
华人著名剧作家赖声川先生在《创意学》一书中,通过剖析自己的剧本创作过程来追溯灵感的源头:原来是无数看似不相干的生活片段——某位友人、一次短期旅行、几则新闻报导、一段闭关修行,如此等等跨越近十年之久的生活点滴,在创意高手的内心游戏里,却被不断联想和演绎,最终构成了一部庞大复杂的戏剧作品并被搬上舞台。
而禅与生活是相互渗透的,禅融于生活,生活中也处处体现着禅。潺潺的流水、金黄的落叶、冬日的阳光……当我们有一颗禅心去观察生活,体验生活,灵感便会源源不绝。
创作中的“毒”与”药”
在《创意学》中,创作过程被浓缩为一座“创意金字塔”:”创意在运行时,我们的内在像是一座金字塔,塔尖上方吸取来自底座神秘源泉的营养,向上提升,经过精炼的过程,终究提炼出创意的精髓,从金字塔顶端吐出创意作品。”(引用自赖声川《赖声川的创意学》第五章)
然而,我们内在的金字塔往往充满了壁垒和杂物,阻碍了灵感与源泉之间的通道,这些障碍即“创意三毒”:经验、习气和动机。也许人们会问:“经验、习气和动机,听起来都是中性词,为什么会成为『三毒』呢?再说,离了这三者,创意似乎就无法进行下去了?”
在佛教经典中,记载了一段简短有趣的对话:
文殊菩萨让徒弟去采药。
徒弟却道:“天地间一切的草木,哪一样不是药呢?”于是随手采了一片草叶交给菩萨。
菩萨拿着小草,对众人说:”此药能杀人,亦能活人。”
“毒”若善用,便是“良药”;补药错用,亦成毒药。智者善用万物,而不落窠臼。我们可以选择累积不同的人生经验,但要对自己的积累负责;“习气”掌管存储经验的逻辑,“动机”则决定了最终的目的地。善用这三者,恰恰是形成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原材料。然而习惯上,人们往往自动远离不喜欢的东西,接近喜欢的,久而久之,行为模式和知识体系越发固化,这让我们逐渐满足于现状,然而一旦出现外部环境的变迁,往往会措手不及。与此相反的是,禅法告诉人们放下已有的知识和逻辑,用源自内心的智慧感悟解决问题。“禅学重视智慧,不重视经验。我开始注意到比知觉及意识更高的层次——直觉和顿悟。”乔布斯这样对公众解释自己为何用坐禅之道选择最终产品。
创意的精髓
“求知若渴,虚怀若愚。(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.)”这句名言正是源自乔布斯青年时代的禅修启蒙读物《禅者的初心》:“禅者的心,应该始终是一颗『初心』,必须归复自己无边的初学者的心,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。……初学者的心中有无限的可能性,专家心中的可能性很小。”(引用自一九七〇年Shunryu Suzuki Zen Mind, Beginner’s Mind)
这颗初心,将事物还原到最本来的面貌,洞悉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。乔布斯曾对记者说,创意的精髓是“将事物联结起来的能力”。这听起来太缺乏学术味儿了,然而早在六十年代,麻省理工学院(MIT)的数学家爱德华‧索普(Edward Thorp)已为世人做出了表率,他将同事凯利研究物理学电气线路检测的凯利公式(Kelly Formula),颇有创意地应用到股票交易市场并大获成功。因为最初,索普本能地觉察到两者之间本质的共通性——概率,这也是他自己的数学本行。
乔布斯的创新构想之所以层出不穷,借用哈佛研究人员的话,一个原因在于“他一辈子都在探索看似不相关的新事物,书法艺术、印度教的沉思冥想、奔驰(Mercedes-Benz)轿车的精细做工”。(引用自二〇一一年Carmine Gallo The Innovation Secrets of Steve Jobs)在乔布斯的“初心”之中,这一切也许都是融合互通。苹果产品的设计从外观到应用,都摆脱了以往手机行业经验的束缚,也打破了现有技术上条条框框的限制,他认为产品(计算器、手机)和人不应该是对立的,而应该取悦于人,成为人的延伸。这种哲学高度概念化的设计,也赢得了无数用户的心。
尽管乔布斯这样极具个性的企业家没有成为形式上的禅修大师,但“苹果禅”却通过他和他的产品,润物细无声地改变了世界,便利了无数人的生活,也践行了当年乙川禅师在劝阻他去日本出家时的教导:禅法即在生活和工作中。修行真正的目的在于发现内心的智慧。
如果,你从乔布斯那里得到仅仅是一部手机,那岂不太可惜了?
【来源:菩提禅修(菩提法门)官网】

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

【世界禅修动态】


【世界禅修动态】

疗愈心灵的乔布拉康乐中心
医学博士狄巴克•乔布拉(Deepak Chopra, M.D.)被誉为当代最具原创力及最有深度的思想家之一,他以提倡身心灵调和的自我疗愈法而闻名于世。十八年前,他与神经学家戴维•西蒙(David Simon)共同成立了位于美国加州的「乔布拉康乐中心」(Chopra Center for Wellbeing),为大众提供瑜伽冥想和印度草医学(Ayurvedic medicine)等方面的健康咨询指导服务。
乔布拉博士在印度新德里出生和成长,后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执教,成为新英格兰纪念医院(New England Memorial Hospital)总医师,他善于以科学的途径结合各领域的项目研究。早年的临床医学经验告诉他,仅仅依靠现代医学,很难彻底解决困扰人们情绪和心灵的问题。他主张通过古老的瑜伽冥想术,开启人的心智潜能,恢复心灵意志至上的主导地位,从而实现身心自体的修缮之旅。他的不懈努力也逐渐开启了西方社会心灵愈疗医学的风潮。至今,乔布拉博士已有七十五部著作和一百多部影像数据出版,并被译为三十五种以上的文字畅销全球。
近期,乔布拉博士携手美国著名的主持人奥普拉•温弗瑞(Oprah Winfrey),制作了「禅修大师三部曲」(Oprah & Deepak’s Meditation Master Trilogy),包括三片CD共六十六个音频及一本互动杂志;并在网上举办了一系列为期二十一天的网络禅修活动,吸引了众多参与者。
此外,乔布拉康乐中心还为有愿望、有经验的禅修者提供了许多禅修数据,包括一套二十四个免费禅修博客〔编注:Podcasting,是iPod和Broadcasting(广播)二字所合成的新字,也就是以iPod等多媒体播放器,透过RSS技术进行个人广播的方法。〕含舒缓压力、疗愈、感恩、自强等禅修音频和谈话。这些播客可以从iTunes(编注:苹果公司所推出的播放软件)下载到各种终端设备中随时随地使用。
【来源:菩提禅修(菩提法门)官网】

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

金菩提禪師為網友繼續點燈

 【直播网址】金菩提禪師法會 (9月12日)  

 9月13日金菩提禪師為網友繼續點燈——萬燈齊明,福慧如海

  亞洲時間2015年9月12日,金菩提禪師將於台灣舉辦盛大法會,並跨越時空在網路平台現場直播!

 


這將是一次身心光明的燃燈之會,讓我們伴隨著真誠、歡喜、感恩之心,共同期待這一殊勝時刻的到來。
屆時,我們將全天沐浴著光明吉祥的佛光,接受金菩提禪師的加持賜福。我們更將有幸跟隨金菩提禪師一同為台灣同修、為天下眾生祈福,祈願大眾健康快樂、富貴呈祥、消災滅難、逢凶化吉。
歡迎各位同修們踴躍參與,讓我們一起相約在本週六!
內容:
上午:金菩提禪師與台灣同修法會;
下午:金菩提禪師為台灣同修點燈。
菩提法門官網和如來論壇將同步直播,敬請關注
各地時間參考:
亞洲 台北/北京/新加坡 /馬來西亞時間
2015年9月12日星期六 9:30am至6:00pm
亞洲 韓國/日本時間 
2015年9月12日星期六 10:30am至7:00pm
北美 溫哥華/舊金山/洛杉磯
2015年9月11日星期五 6:30pm至3:00am
紐約/多倫多
2015年9月11日星期五 9:30pm至6:00am

【来源:菩提禅修(菩提法门)官网】

2015年9月8日星期二

【科学之眼看禅修】


【科学之眼看禅修】

根据2014年1月6日发表于《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》(JAMA Internal Medicine)杂志网络版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,只要每天静坐约30分钟,便能改善困扰现代人的焦虑和忧郁等症状,并能减轻身体的疼痛与压力。
该项研究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(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)助理教授哥雅(Madhav Goyal)博士所主导。他观察了3,515名罹患焦虑、忧郁、紧张、失眠、糖尿病、心脏病、癌症和慢性疼痛等病症的患者,发现在经过八周的静坐练习后,这些病患的焦虑、忧郁及疼痛症状都得到了改善。研究人员发现,对于某些焦虑症和忧郁症患者而言,静坐的疗效似乎与抗忧郁药的作用不相上下。在追踪长达六个月的时间后,这些参与静坐的病患的症状都持续得到改善。最重要的是,静坐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伤害。
...
哥雅博士认为,静坐并非许多人所认为的“无所事事”,而是一种有助于提升自我意识的脑部积极训练。每天练习30至40分钟静坐,放松身心,即使在感觉和念头浮现时,也不做任何主观判断。这是一种心念的训练,能加强人们对事物的体悟。就长期来看,静坐对于心理问题的疗效比药物来得更好。
【来源:菩提禅修(菩提法门)官网】

2015年9月1日星期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