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4日星期二

幸福的要素


幸福的要素
几乎所有人都能通过禅修的方法获得智慧和觉悟,成为幸福、智慧的人,这是禅修的理念所在。沙哈尔博士也引入了相同的理念,他说,《积极心理学》所要讲授的就是管理人性的方法,是告诉大家如何做「最好的自己」,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,获得快乐、自信、健康、成功的人生,是告诉大家如何变得更幸福。引领他开设这门课程的,就是他问自己的一个问题:「我们如何能帮助自己和他人,使个人、群体和社会变得更幸福?」
沙哈尔博士的课程名为《积极心理学》,但他说:「我不只是从积极心理学中吸取内容,我还融入了认知心理学、社会心理学等内容,这是一个综合的课程。我的指导性问题是:什么会对幸福有所贡献?」
结合西方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及东方禅学思想的精髓,沙哈尔博士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:承受力、平常心及利他行为是幸福的三大要素。
案例——成功的孩子们
心理学家研究了一些成功的孩子们,起初他们认为这些孩子一定很优秀,百里挑一或者千里挑一,因此是不可以模仿的。进一步的研究却发现,他们其实只是普通的孩子。为什么他们各方面都很普通,却能在某一方面达到极高的成就呢?研究的结果是:因为他们总是乐观地相信,事情会被圆满地解决。他们认为: 好吧,这次也许不会成功,它以后会成功的,我从刚发生的事情中学到了东西。」他们对生活有信心,认为它有意义,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有「意义感」,不管是个人成功方面的意义、行事方式的意义,或者是服务小区的意义,还有事情的目标意义。
除了信心以及「意义感」,他们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质——利他行为,就是帮助他人。帮助他人,其实是自利利他的行为。沙哈尔博士说,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,我们的眼光集中在自己的长处上,而不是缺点,我们会问,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?怎样才能用自己的长处帮到别人?然后,为此设立目标,面向未来,不但思考现在的事情,同时也在思考五年后或十年后的目标,乐观地走出下一步。
对于这些成功而乐观的孩子们来说,过去是提供学习的机会,而未来是成功的机会,让生活充满意义,帮助他人使一切变得美好。
幸福的要素之一:承受力
所谓承受力,就是能够接受事情的不如意、不顺利,具有抗压性,能从失败中看到乐观的前景。承受力是一个重要的特质,引领我们走向身心幸福的境地。案例中提到的孩子们,就具有典型的承受力,无论遭受多少挫折与失败,他们会赋予这些不如人意的事情意义:我从中学到了东西。
不仅仅是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承受力很重要,历代的禅修大师们,也都以此作为训练要素之一。在许多禅宗著名的公案之中,历代禅修大师们常常会想方设法为弟子们设立一些障碍,或者让他们干苦活杂活,或者假装打骂他们、羞辱他们,若弟子们坚定目标和信心,跨越过去,就能培养定力和承受力,就能成功地跨越个人自身的障碍,如虚荣、骄傲、脆弱、过于矫揉、恐惧、焦虑、急躁等等,而成为一个具有耐心、前瞻力、谦虚、乐观、坚定等美好质量的人,从而具备身心的从容,获得当下的幸福快乐和安定。
培养承受力,其中一个要素是设定一个目标并坚定地去达到目标。心理学研究发现,设定一个目标,诠释自己生活、工作或学习的意义所在,将会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成功。失去了目标,就失去了动力去承受、忍耐一切的不如意。据说,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之前,一共失败了2358次,但是他说:“我并没有失败,与此相反,我成功地发现了2358种不适合做灯丝的物质。”正是对发明电灯泡的执着追求,使得爱迪生具有承受失败的能力,因为他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在缩短着他与成功之间的距离。
幸福的要素之二:平常心
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追求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,或者要求自己每时每刻都做到成功。这种完美主义的追求,必然导致我们变得消极、焦虑和抑郁,走向幸福的反面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种追求忽视了世界的基本运行规律,即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尽善尽美。此外,即便此时成功,也不代表永远成功;一时的失败,也不代表永远的失败。所以完美主义者一旦遭遇失败,容易一蹶不振,前一刻刚因成功而喜悦,后一刻情绪又跌入谷底。
案例中的孩子们,属于具有平常心的人。平常心,就是指明了事物发展的规律,承认失败和成功都是事物发展的自然结果,所以不会因为成功而过分喜悦,也不会因为失败而过于沮丧。失败了,总结教训;成功了,设定更高的目标,这的的确确是幸福的要素。
禅修大师们在教育弟子的时候,也通常会教他们用平常心的视角,那就是:把这个世界看作是「不完美的完美」——万事万物可能都有所欠缺,然而从自然的规律来说,却是一种自身的完美。所以,顺应自然,尽力而为,心超然独立于物外——无论荣辱、成败,心绪都不会受到影响,不会大起大落,喜怒无常。
从禅修的视角来看,变化是这个世界的普遍规律,这个规律被称为“无常”。花开自有花落,有生自然有死,任何事物从出现的那一天开始,就预示了结束;任何人到达巅峰,若要走向另一个峰顶,就有一天会先下坡,才能再上坡。若不了解这种规律,追求永远不变的成功和快乐,就如同追逐水中之月,镜中之花。
设定一个美好的目标,并且勤奋努力,抱持平常心,如同中国古话所说“尽人事而听天命”,这是我们获得幸福人生的一个要素。不顾一切地追求,只求成功而不接受失败或不完美,是呆板而不切实际的人生理念,这样的理念必然导致灰心丧气,走向幸福的反面。
幸福的要素之三:利他行为
很多人都以为,当今这一代人,以自我为中心,只关心荣誉、威望、金钱,其实不然。沙哈尔博士指出,其实很多人渴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,譬如研究发现,美国人平均每周有四个小时做志愿者的工作,做与自身利益无关的善事,具有奉献的美德。
事实上,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更高的幸福感,必须把自己置身于社会,置身于人群之中,去关怀和帮助他人。禅学思想认为,一切事物看似独立存在,其实皆相互依存,即使我们最微小的思想、语言和行为,都会对全宇宙产生影响。而现代科学也已证明,万物相互之间的交互关系非常广泛深远。譬如,著名的“蝴蝶效应”理论指出,一只蝴蝶在热带地区扇动翅膀,理论上能在万里之遥的地方引起龙卷风,原因在于粒子的连续碰撞。又如“六度分隔理论”指出,我们都是关联和相互关联的,从妳用笑容感染三个人开始,全世界就会笑起来,因为每个人又会感染三个人,如此不断地传递下去,只需要很短的时间,整个世界都会感觉更加美好。
我们彼此依存,互相需要,若我们置身事外,与其他人格格不入,就无法获得快乐,更无法传递幸福。
所以,幸福的秘诀之三,就是自利利他,这也是禅修大师们的宗旨。当我们产生想要改变世界的念头,然后开始行动,改变自己,就开始了改变世界。从一个微笑开始,传递我们的祝福,这种祝福,必然地传递回来,作用在我们自己身上。
所以沙哈尔博士说:传播快乐的最佳方法,就是努力争取自己的快乐,最幸福、快乐的当下,就是自己和他人都幸福快乐。
【来源:菩提禅修(菩提法门)官网】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